由《把兴趣当职业到底靠不靠谱》想到的

由《把兴趣当职业到底靠不靠谱》想到的

2018年,梁宏达在他的《梁知》节目中讨论了一期关于职业发展相关的话题,“把兴趣当职业到底靠不靠谱”。

节目中他举了几个把兴趣当职业的例子,都是失败的案例。他总结的原因是:对某个事情产生的兴趣往往来自于做这些事情的人们身上所披的外在的光环。而当你真正了解到、接触到这些事情以后,往往会被其中的艰辛、困难等等吓跑或者吃不消。

他举了名企高管辞职开咖啡馆遇到经营难题的例子、自己爱好乒乓球接触到专业训练时体力不支的例子、郎朗练习钢琴对高强度练习的反感最终坚持下来的例子。等。

他说,人们真正对工作有兴趣,不应该是“爱一行,干一行”, 而是“干一行,爱一行”。意思是只有将工作干好了,得到同行和社会的肯定了,兴趣自然就来了。评论区里网友就说了,说我能做出别人做不出的数学题,自己对数学的兴趣就萌生了。

总结起来,职业选择时,考虑个人兴趣时,老梁认为切忌因为只看到某个职业的外在而忽略了其背后的艰辛和对个人能力天赋的要求。如果根据这样产生的兴趣而选择自己一生的职业,往往会入行以后不满意自己的职业。而很多由兴趣出发的职业选择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所以,多数从兴趣出发的职业选择往往是不靠谱的。

我想,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职业选择应该首先是个人谋生的手段。如果还需要谋生,即需要社会对个人的认可,而不是个人对社会的挑选。中心在于环境和社会,不是个人。 这牵涉的问题应该是如何看待个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如果一个人以个人为中心,那么他会更倾向于满足自己内心的诉求去做出行为选择,包括职业选择。反过来,以社会为中心和主体,他的选择会迎合社会发展需要,比如选择普遍高薪和人才相对紧缺的行业。

节目中透露出来的一个推论就是,谋生的职业往往是不舒适的,而兴趣往往是带来舒适感的。这二者存在着天生的矛盾。个人没有能力改变社会让谋生变成一个舒适的过程,工作中总有各种因素导致不如意。那么问题就成了工作不如意时,如何进行个人心态调适。

顺境中成长的人,往往太关心自我的感受,牺牲和奉献为其忽略。而这对于职业发展来说,往往是不可或缺的。

Published At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