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谬误如出一辙,思维模型是什么?

如出一辙的两个谬误

最近在工作中,我遇到了两件事,它们在思维方式上出现了相似的误区。我觉得这很有意思,因此记录下来,分享一下我的思考。

首先,来看看这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在领导制定科研绩效管理办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默认假设:认为我们学校的学生不会发表SCI论文,因此政策中没有考虑教师指导学生发表SCI论文的情况。制定政策时,即便学生真的能够发表SCI论文,也不会获得任何奖励。政策制定者给出的理由是,我们学校的学生水平达不到发表SCI论文的要求,所以就无需制定相关的激励。

第二件事是在我与一位老师交流课程内容时,提到某部分内容很重要,应该给学生讲解。但这位老师的逻辑是:学生的水平达不到,因此无需讲解。

我发现这两种思维方式竟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即假设某件事不会发生,所以不去考虑它的必要性。然而,这种思维方式并不可取。我们判断的标准不应是是否可能发生,而应该是:如果我不考虑它,可能会带来什么后果?

从这种角度思考,第一个例子可以转化为:如果不制定这项政策会有什么后果?领导的想法是:不制定政策,普通学生不会有损失;而制定了政策,普通学生也不会因此受益。但他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如果不制定政策,优秀学生可能会失去激励的机会;相反,若制定政策,优秀学生会因此受益。换句话说,普通学生不会因为没有这项政策而受损失,这是一种底线思维或者最低要求的思维方式。

在第二个例子中,如果我不教授这部分内容,普通学生不会受损失,优秀学生会因此失去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如果我教授了这部分内容,普通学生确实不会有提升。然而,仔细分析,这背后隐含着逻辑的问题,即这种思维方式只满足“及格”的最低标准,而没有期待学生或许可以朝着更高的目标发展。

这两个例子本质上都是同一种思维模式,我认为这种思维模式不可取。正确的思维模式应该是朝向优秀的发展方向,制定政策或教授知识。不是仅考虑避免普通学生受损,更应该激励或帮助优秀学生成长。哪怕五年内没有遇到优秀学生,但一旦遇到,不就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吗?学生水平的高低是他们的事情,但教师是否去传达是教师可以控制的,也有义务做好的。因此,我们应避免消极、被动的思维模式,而要以积极主动的思维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不能因为十天没下雨,就认为第十一天也不会下雨;不能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前面提到了思维模型,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什么是思维模型?它涉及到思维的特征以及如何描述和分析这些特征。研究思维模型的确非常有意思!一个人思维模型的完备性,取决于他读书的广度、经历的深度,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不确定是否有系统讨论思维模型的书籍,但我在学习逻辑学和毛选的过程中,也是在补充自己思维模型的不足之处。

Published At
Tagged with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